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談閱讀技巧、方法與策略的關係及啟示


談閱讀技巧、方法與策略的關係及啟示

Rayner & Pollatsek (1989)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一書中,將閱讀視為「從書面視覺訊息中抽取意義的能力」。另外,Vacca, Vacca, & Gove (2000)也提出相似的見解,他們認為「閱讀是人類從書寫文字中獲取語言訊息,並據以建構意義的歷程及行為。」

因此,狹義的閱讀所指的媒材是「書面文字」,並不包括他人的心思或純視覺圖像、物體,而且它不只是「看」文字符號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字的意義才算閱讀。

既然閱讀是一種對文字理解的過程,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方法與策略的目的,便是為了促進閱讀理解的程度。在目前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國語文學習領域的課程綱要中,列有以下相關的能力指標(教育部,民89;教育部,民92):

E-1-7 能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
E-2-2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E-2-4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擴充閱讀範圍
E-2-5
能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E-3-2
能靈活應用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發展自己的讀書方法

如上所列,出現了「閱讀技巧」、「閱讀方法」與「閱讀策略」等三個與閱讀有關的名詞。此三者既然列為閱讀能力指標,必有其重要性的存在。然而,在課程綱要內容內,卻未對這三個名詞定義,或者將它的具體內容提出說明或舉例。因此,許多家長、老師,甚至是教科書的編輯者,只能望文生義,各自解讀了。

此外筆者翻閱相關文獻,發現國內甚少專書或者論文對這三者進行釐清與探討,深覺有必要加以釐清,以免混用,甚至是誤用,造成孩子學習上的困擾。

技巧、方法與策略是否有差別?

為了釐清這三個概念在基本語義上是否有異同之處,特別參閱相關中英辭典,分別就「技巧」、「方法」與「策略」三者加以分析。

「技巧」在中文辭典中的意義為「熟練而巧妙的技能;巧妙的方法與技術」。英文字典中,skill則是指「the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well, usually gained through experience and training. / the ability to use one's knowledge effectively and readily in execution or performance.」。

「方法」的意義為「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步驟與方式」。英文字典中,method則是指「a procedure or process for attaining an object. / a way of doing something or carrying something out.」。

「策略」的意義為「計畫;有目標的行動計畫」。英文字典中,strategy 則是指「a careful plan. / a carefully devised plan of achieve a goal.」。

根據上面的內容來分析,可以簡單的定義為:

「技巧」是「為達到目的所採用的熟練有效的技能」;
「方法」是指「達到目的的過程與步驟」;
「策略」則是指「有目標的計畫」。

換句話說,技巧強調個別「具體而特定的技術」;方法強調「過程與步驟」歷程的概念;策略則強調「預先的計畫與想法」。

既然技巧、方法與策略有所不同,閱讀技巧、閱讀方法與閱讀策略三者的內涵也應該具有差異性。

閱讀技巧是指「為達到某種閱讀目的所採用的熟練有效的技能」;閱讀方法是指「達到閱讀目的的手段、步驟與方式」;閱讀策略 則是指「閱讀前的計畫,包括選用與組織某些閱讀技巧或步驟」,三者的內容與含義應不相同。整體來看,閱讀方法是一個過程,包含閱讀的許多技巧;但閱讀策略 則是讀者在閱讀之前,預先選擇、組織與決定適切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後,在腦海中所呈現出一份有系統的計畫。頁面之圖表代表三者的關係,至於詳細內容則分述之。

           

閱讀技巧

R. J. Martzano & D. E. Paynter2003)認為基本的閱讀技巧可分為九項,分別是:辨認字母、了解發音、運用發音規則、將字拆解、以上下文推敲字義、利用字首字尾字根推敲字義、辨認句型、提出與回答字面上的問題(literal questions)、提出與回答推論性問題(inferential questions)

若以國語文來說,大致上閱讀技巧即運用文字學六書原則對國字的形音義解析,並進一步對句型段篇理解與分析的具體技巧。此外,段秀玲與張淯珊(民90)認為閱讀的要訣為:找出重點、摘要訊息、引出推論、產生問題、解答問題以及使用「閱讀評估單」等。而利用圖像思考、分歧聯想與連鎖聯想、利用卡片或記事簿摘記重點(標題、重要語句及頁次)等也都是讀者可以使用的閱讀技巧。在詮釋作品內容的方法方面,可找出作者寫作的關鍵字眼或句子,以了解作者的論點,最後要確定作者已解決、未解決或無法解決的問題。

另外,吳幸玲等人(民80)提出親子共讀的策略與技巧有:引起興趣、適當的表情與手勢、適當的聲音、言語要合宜、中間可適度停頓、一次讀完一本書、耐心的重複閱讀等。黃迺毓(民91)則提出讓孩子看圖說故事、重述故事、評析故事、鼓勵孩子發問等閱讀指導的技巧。這些專家的看法並不足以代表全部的閱讀技巧,然而,卻可提示我們:閱讀技巧是分項、個別的能力, 而且可以經由不斷的練習與訓練而強化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用於各種文類與文體,放諸四海皆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