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N.T. 01瑪竇福音隨堂測驗答案

N.T. 01瑪竇福音隨堂測驗答案

聖經經句與書卷章節

  1. 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廿八20
  2. 不是入於口的,使人污穢;而是出於口的,纔使人污穢。十五11
  3. 因為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廿二14
  4. 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四4、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四7、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四10
  5. 因為天國的奧妙,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是,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奪去。為此,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是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也不了解。十三11~13;這樣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要說出由創世以來的隱密事。』十三35
  6. 你們可憑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七16~20
  7. 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配是我的。十37~38
  8.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廿五29
  9. 因為有些閹人,從母胎生來就是這樣;有些閹人,是被人閹的;有些閹人,卻是為了天國,而自閹的。能領悟的,就領悟罷!十九12
  10. 你們睡下去罷!休息罷!看,時候到了,人子就要被交於罪人手裡。廿六45

N.T. 01瑪竇福音隨堂測驗考題

N.T. 01瑪竇福音隨堂測驗考題

請寫下下列敘述相關聖經經文問題的「經句」與「書卷」「章」「節」

  1. 耶穌領受天上地下一切權柄,要門徒以聖三名號給萬民授洗達到何種目地?10
  2. 主說了哪句話?使法利塞人反感,所以祂又說「任何植物,凡不是我天父所種植的,必要連根拔除。」5
  3. 為何國王要僕役捆起沒穿禮服人的腳和手,丟在外面有哀號和切齒的黑暗中?7
  4. 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曾多次強調「經上記載」,祂引用了哪些話語?1
  5. 為什麼耶穌用比喻對群眾講話?4
  6. 主曾論述到「荊棘上豈能收到葡萄?或者疾藜上豈能收到無花果?」,結論為何?2
  7. 為何主來,是為叫人脫離家人,甚至視家人為仇人?3
  8. 主人為什麼要把1個『塔冷通』從那人手中奪過來,給那有了10個的?8
  9. 為何耶穌說:「只有那些得了恩賜的人,纔能領悟」?6
  10. 當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第3次祈禱後,回到門徒那裏,對他們說了啥?9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如何做研究


如何做研究 

張真誠





逢甲大學學術講座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榮譽教授

本文引用自
 http://www.cs.ccu.edu.tw/~ccc/article/Research.htm 2012/3/5


--------------------------------------------------------------------------------

俗語說「事半功倍」,指的是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方法對了,必定可以用最少的力氣完成最多的工作。舉例來說,今天如果要開發一套銀行的跨行連線作業系統,這套系統除了要能應付銀行間業務的往來作業之外,還得擁有讓眾多顧客在任何地方的自動櫃員機都能進行跨行提款、轉帳等交易的功能,這中間所牽涉的層面除電腦專業外,尚有顧客行為、業務管理、組織策略等,各環節間環環相扣,顯現出「事」、「功」之間的高度複雜關係。所以,要完成這複雜龐大的任務,「事」與「功」的分析與執行是首要工作。如在起始,即單純認為可以由一、二位程式設計高手獨立完成,忽略其它環節,隨後衍生的問題,恐怕不是「事倍功半」的懊惱可以一言說盡。相反的,如一開始即選對方法,有一個非常周詳完善的系統分析與設計,而整個專案的管控也有一套完備的管理制度,那即便這套系統或有未見完善之處,也仍能有效率地推展完成,進而從容改進,並達到超乎預期的良好品質要求。這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談到的「事半功倍」。

做研究也是一樣的,要有一套正確的方法,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也許有人會質疑說,做研究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需要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堅實的學理根基才行。其實不然,本文中,我們將介紹給讀者做研究的方法與技巧,希望對於有興趣從事學術研究的讀者們能有正面的助益。

論文寫作心得


論文寫作心得

本文引用自
http://www.wretch.cc/blog/chaiing/6185425 2012/3/5

本人即將脫離苦難的論文寫作生涯,以下列出個人經驗,提供給正準備要進入論文苦海的許多受苦受難的同胞們參考。

因為僅僅是個人的經驗,所以不具普遍性。特別是針對理工科系的研究生可能不太適用,但相信針對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生,應該會有點幫助。不過完全照以下的方法作,也不保證你就一定能畢業。請依個人體質狀況調整適用。


一、找個好的指導教授:好的老闆帶你上天堂,壞的老闆帶你進牢房--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一個研究生的命運有一半以上是由指導教授決定的,找一個好的指導教授,絕對、絕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則上帝也救不了你!!關於什麼是好的指導教授標準,這要看個人的性格和研究需要而定。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能夠幫助你畢業的,就是好教授!!

二、選一個你有感覺、讓你會有熱情的題目:不論碩士學位已經如何大量生產化,不論碩士論文已經如何的例行公事化,寫作碩士論文絕對是件苦差事。再怎麼簡單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都會讓寫作者對自己、對論文本身產生嚴重的自我質疑,陷入不可名狀的憂鬱狀態。擇你所愛,才能愛你所擇,才能幫助你捱過論文寫作的死亡幽谷。如果你根本找不到會讓自己有感動、有熱情的題目,建議你最好先想一想,當初是了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三、注意時間控制:不管多麼偉大、多麼讓你有熱情的題目,你總是要畢業,千萬別讓自己畢不了業。通常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生因為課業繁重,基本上都要捱到研三才能著手進行論文寫作工作。最好是你進來念研究所之前,就已大概想好自己要研究什麼。然後把研一、研二每堂課的期末報告作業,都當成論文計畫書或論文初稿的一部份在寫。這樣子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談如何旁徵博引、小題大作從事研究論文之寫作


運算設計研究室>資源>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中華民國人文類學門「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規畫研討會論文集



談如何旁徵博引、小題大作從事研究論文之寫作



政大 莫建清

本文引用自
http://www.ad.ntust.edu.tw/grad/code/thesis_research/mo.htm 2012/3/5



一、前言
針對某一特定的問題,撰寫研究報告與論文是訓練大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或評估學習成就的最佳方式之一,但一般大學生視為畏途,究其原因有四:


(一)由於學生對撰寫研究報告的性質與技巧不甚瞭解;
(二)往往缺乏良好的指導,以致一般學生多視撰寫研究報告為苦事;
(三)學生在學期間,大都課業繁重,除閱讀指定教科書與應付考試外,幾無暇執筆為文(註一);
(四)缺乏系統教導學生利用圖書館蒐集資料,以致對館中參考書、期刊、目錄卡片、電子資料庫與電腦檢索等之使用,不甚瞭解,無法有效從浩如煙海的資訊中,有系統的整理與分析對自己有用的資料。
以上四種原因,若長此下去,則背離大學教育的宗旨,實不可等閒視之。因此,各大學應開設「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必要時,教授可以用學期報告來代替考試,借此訓練學生有效利用圖書館,親身體驗研究的乾苦。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讀後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讀後
特藏組 謝鶯興撰
書 名: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
著 著:林慶彰
出 版 社: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1996年9月初版
頁 碼:本文222頁,附錄176頁

本文引用參考自
http://wr.thu.edu.tw/course/file/20110607055542.pdf 2012/3/5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是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林慶彰先生「常常在想,如果有一本比較能合乎中文人寫作需要的論文規範,即使寫出來的論文內容不一定很精彩,至少也可減少摸索的時間,這樣模仿加反省也許可減少三五年」的實際成果。全書分為三編,八章,附錄五則。

       上編為「資料蒐集方法」,共四章,第一章談「蒐集資料前的預備工作」,分:研讀古籍的相關知識、充實研究論題的相關知識、購置相關參考用書三個單元討論。第二章介紹「現代圖書館利用法」,說明:圖書館的類型、認識圖書館分類法、目錄卡片之結構、利用線上公用目錄等四節,第三章「工具書利用法」,主要是談:如何利用工具書、檢查人物的工具書、檢查書籍的工具書及檢查論文的工具書等四個方面。第四章論「資料的蒐集整理和摘記」,著重於:資料蒐集的方法、資料的整理和摘記,並列舉範例以為讀者參考之用。

       中編「論文寫作方法」,亦分四章,第五章「如何選擇論文的研究方向」,談:選擇研究方向的幾個原則和撰擇研究方向的方法。第六章著重在「論文的撰寫」,分別從:一擬定大綱,二論文大綱示例,三標點符號使用法,四引用資料的方式,五撰寫和修改初稿等五節說明。第七章談「論文的附註」,分述:附註的意義和作用、附註的位置、附註的原則、附註的目錄項,並舉實例以說明。第八章談「論文的附件」,包含:圖表、書影、附錄、參考書目等四類,於參考書目類舉實例說明之。

論文寫作步驟

論文寫作
(1)決定研究目標
(2)確定研究題目
(3)決定主要論點(含方法論),以表達論文主旨
(4)找尋書目,建立一作業書目(Working Bibliography
(5)依書目收集資料
(6)研讀資料,製作筆記(taking notes)
(7)研擬大綱 (outline)
(8)依論文大綱,整理資料,並決定寫作策略
(9)撰寫草稿,確立論文結構
(10)重新審閱論文,加強行文書寫
(11)校稿並定稿,預備出版。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天主教台灣總修院2014年102學年〈小組研究〉課程簡介

天主教台灣總修院2014102學年〈小組研究〉課程簡介
哲一小組研究        授課老師:趙永吉神父        2014/2/16

課程目標

期以教導學生如何學術研究論論文寫作的方法為主要內容。

介紹學術論文寫作之步驟方法,並應用相關資源(電腦文書、網際網路、參考書等),以利收集資料及報告論文寫作。
此外,引導閱讀論述《信仰與理性》通諭,輔以撮要與實習。

內容說明

輔以相關工具資源之使用,將理論結合實務,以達學術研究之入門基礎。例如實際演練各項技巧與作業、使用網際網路資料搜尋、電腦軟體文書作業、聯結運用圖書館資訊、圖書(館)之借閱使用方法。
並讓學生進行閱讀與筆記實習,論文寫作的資料收集與製作,包含註釋、參考書目、索引等作業。進而指導修士們按所收集資料,編寫論文大綱,以便將來完成寫作目標。

課程進度表

2014/2/17 課程簡介
2014/2/24 論文寫作
2014/3/03 工具資源
2014/3/10 資料整理
2014/3/17 論文大綱
2014/3/24 注釋註腳
2014/3/31 參考書目
2014/4/07 期中考(繳交作業)
2014/4/14 「信仰與理性」通諭 撮要與實習
2014/4/21
2014/4/28 聖召座談會(停課一天)
2014/5/05
2014/5/12
2014/5/19
2014/5/26 
2014/6/02 端午節(放假一天)
2014/6/09
2014/6/16 期末考


考核項目

課堂之準備、參與程度及作業50%、期末評量50%

教科書

1.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信仰與理性」通諭》,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編譯,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2000年。

參考書

1.    宋楚瑜:《如何寫學術論文》,台北:三民,1989年。
2.    林顯茂:《小論文寫作秘訣》,台北:大展,1993年。
3.    吳揚道:《怎樣寫作》,台北:中國主日學,1981年。
4.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MLA 論文寫作手冊 第7版》,書林編輯部編譯,台北:書林,2010年,第7版。 
5.   Joseph G.Walter S.:《MLA論文寫作規範》,台北:書林,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