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綱要筆記


有效的聽課方法

(一)不要缺課:如果無特殊理由,盡量不要缺課,以免耽誤自己的學習機會,因為老師的言行舉止對於認真的學習者都有良好、深遠的影響。而有些課程更需要當場聽講才能充分理解。即使你在考試前向同學借筆記來影印,但由於你沒有確實聽講,所吸收、理解的內容還是極有限的,聽講的重要性可從下列的統計數字中了解:有人曾一字不漏的將教師上課的內容抄錄下來,結果發現在75分鐘的講課內容中紀錄了10800個字,而一般我們寫筆記時絕不可能如此完整地紀錄下來,還需靠當場聽講時腦中所吸收到的內容為輔助,才能徹底理解。故學生時代要儘可能出席聽講,不要輕忽了身為學生聽課的權利與義務。

(二)要不斷將聽取的內容加以思索(理解、分析、判斷,並非僅是在堆棧記憶的內容),要靈活運用啟智的活動來理解上課的內容,經過吸收、理解、消化、記憶後終能成為自己的思想產物,也能真正達到「作學問」的真諦。

(三)專心聽講:培養自己聚精會神的學習能力,注視老師(根據教學經驗,站在臺上演講,臺下學生是否專心聽講,或是在做白日夢、看自己的書、寫信等,其實都是會一目了然的,不要存有僥倖的心態)並聽取教師特別強調的重點(這往往是老師在考試時會出的試題)。--試試上課往前坐!

(四)做好筆記:將老師所說明的概念用自己的語詞記錄下來,並非只記標題,老師所補充的內容及所舉的例子應該也要詳細記載;並要標註其中的精華(也就是老師所強調的重點)。然後儘快將筆記分類整理。人類的記憶是極有限的,因此需靠做筆記來幫助自己整理並理解上課的內容。

參考http://mail.tku.edu.tw/humw/family21.htm 上網時間2011/10/3 09:50


筆記有多重要呢?


1. 一般人的記憶只不過是兩三日,不容易持續到一週後;因此若不用文字記下今日所學到的、所體會到的、技術上改變了的,一般在下星期再學習時已忘了90%。

2. 要記下所學的,在腦海中重複一次,好像消化了所學習的內容,這樣下次學習時,便不是從頭學起。

3. 記下所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推論解決的描述與內容,以便下一次有效地解決相類似問題。

參考http://archerysharing.wordpress.com/2011/06/20/%E7%AD%86%E8%A8%98%E6%9C%89%E5%B9%BE%E9%87%8D%E8%A6%81%EF%BC%9F/ 上網時間 2011/10/10 21:00


為何筆記

  在考試複習時,誰不願有整潔完備的筆記呢?但這樣的筆記絕不是在考試前幾天中就產生出來的。
  複習時要有現成的筆記,就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平時若做了筆記,則不但複習時有筆記可讀,而且因為已經做了筆記,對要複習的功課也自然有相當深刻的印象。

一、筆記簿

  有記錄筆記的簿子,才會去系統的記筆記。若是沒有一定的簿子,隨便拿什麼紙或簿子作筆記,筆記的命運自然就不堪想像。

  什麼簿子最適合記筆記呢?許多人喜歡用活頁簿,用硬紙將各科的筆記分開。有些人則喜歡用現成釘好的簿子,記筆記時每科用一本簿子。  活頁簿的好處在伸縮性,不合理想的筆記可以抽出另做,若有其它有用的資料,也可以抽放在適當的地方。但是活頁簿若不小心整理保存,就有撕破或遺失某頁的危險。現成的簿子缺乏伸縮性,卻比較容易整理和保存。

  筆記可分作講授筆記和閱讀筆記兩種。有人喜歡將兩種筆記合併起來;也有人喜歡將這兩種筆記分開,若是這樣,可以用兩本筆記簿;也可以只用一本,將一種筆記寫在左頁,另一種寫在右頁。

二、講授筆記

  國小學生大概還沒有記錄講授筆記的必要。國中以上的老師常常會把課文的撮要寫出來讓學生抄,或者用口授筆錄的方法使學生記下來。

  但是讀大學的學生,就必須學習怎樣將教授所講的,有條理的去記錄下來。

  記錄講授便成了大學生在講堂裡的重要責任。不會記錄筆記的學生,自然是太吃虧了。

  有些人寫字又快又整齊,上課時所記的,用不著怎樣整理便可供複習時用了。但是一般的學生,尤其是初學記錄筆記的學生,並無這樣的功力。

  要有清楚的講授筆記,就必須有明白的講授大綱。如果教授將大綱寫在黑板上,而且講的層次分明,則所記錄的還可能條理清楚。但是事實上,這樣的教授並不多。

  如果對自己的記錄技能沒有多大信心,可以在上課時盡快的將講授的草率的記下來,待下課後再整理。這樣你就會有充分的時間來揣摩講授的大綱和想想自己所不明白的地方。而且如果閱讀到有關的書籍或刊物時,也可以將閱所得的和上課時所記的合併起來,做成自己認為最理想的筆記。

  但是草率的講授筆記必須立刻整理,否則日積月累,到考試的時候,恐怕連自己的字也看不懂了。

  記講授筆記時,應將日期、科目教授的名字填上。若筆記中參有閱讀得來的資料,也應該在適當的部份填上書名、作者和頁數。

三、閱讀筆記

  作閱讀筆記時,不會受到教授講課時的速度、聲音和字跡所限制,也不用揣摩講授的大綱,所以閱讀筆記可以說是比講授筆授容易作。

  閱讀筆記是在明白了整白了整段或整章書以後才作的,是內容的撮要,必需簡單,切不可抄書。作閱讀筆記時應標明作者、書名和頁數,依著書中的標題作大綱,將各段的內容簡略摘要。但是如果所閱讀的不多,而且又是與講授筆記有密切的關係,則不必作大綱,只要把內容的撮要寫在講授筆記中適當的地方。

  研究生和一些大學生常常要閱讀許多參考書。在這種情形下,將需要使用卡片來記筆記。用來記筆記的卡片面積大約是4吋X6吋(書局有賣),應安放在一個適當的盒子內。你可以隨意調換卡片的次序,也可以依著需要隨時抽出任何一張卡片來參考。

  每張卡片所記的,是某一小題目的資料來源和要點。記錄的方式大致如下:

題目:....................................

1.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頁數、要點:

2.作者、論文題目、刊物、日期、頁數、要點:

可學習用電腦軟體記錄

例如用:小作家etc vs. 用Word的困擾!
若有興趣可以再學習EndNote軟體


參考http://www.abc-school.com.tw/read/005.htm 上網時間2011/10/10 21:00






如何做好筆記


想要成功的把課程學好,你必須要了解課程內容,並將它儲存到長期記憶中。從不斷的學習當中,逐漸累積知識,並時常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不像高中有老師的督促與作業,在大學,你必須建立自己的學習系統。
以下四點可作為檢視自己的標準:
1. 在上課前或上課中做筆記
2. 在上課後複習筆記
3. 擴充並整理筆記
4. 每週複習、自我測驗
上課前與上課中做筆記
在上課前,從課程大綱中找到與課程符合的主題,並複習之前的筆記。練習主動聆聽的技巧,從課程的架構中判別重要的資訊,做筆記、畫圖表、畫概念圖並嘗試提出問題。盡量保持好奇與興奮的心情,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發現這個主題很困難,你應該視此為挑戰,盡量學習,可以節省你在課後花的時間。
康乃爾系統(Cornell System)是一個有效做筆記的技巧,使用隨筆或是簡單的格式記錄,在頁面右邊用簡短詞彙而非完整句子做筆記,除非是很重要的定義或觀念才完整寫出。在頁面的左邊寫下關鍵字或需要被定義的字詞。
上課後馬上複習筆記
首先,補上任何遺漏的資訊(包括新學的詞彙),並標明有疑問的地方,將筆記有架構的分類,找出重要的關鍵字,寫在頁面左邊並在頁面下方寫下任何問題或註解。再者,遮住右邊的筆記,藉由只看左邊的筆記來回想右側的內容,目標是記得百分之八十的內容。
擴充並複習筆記
在上完課那天晚上,找時間再看一次筆記,你可以將有問題之處標示出來,再詢問教授。你的最終目標是產生一套完整的筆記,短期目標是在一天的最後做一次總複習。若當下記不起來百分之八十的內容,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隔天再進行。
每週複習、自我測驗
一週內再度複習筆記,看你真正學到了多少,如何應用、評估並解釋這些資訊。你可以將它轉換為你自己的圖表或觀念,有效的幫助學習,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或是職場上。例如:忙碌時決定和朋友出遊而不唸書,是一種心理上的逃避或是基本需求?你也可以依此寫出你覺得可能的考試題目,確保自己達到學習目標,請教授提供意見,或尋找考古題作為參考。
勤做筆記是一種學習習慣,更是一種有效率的學習態度,平日做好準備,就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抽考、小考。學習是一個歷程,筆記就是學習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記憶便利貼!
參考http://rainwoodwood.aqu.0lx.net/wordpress/?p=89 上網時間2011/10/10 21:00




做筆記有妙招

做筆記有妙招
講台上老師說個不停、寫個沒完,不是長篇大論,就是黑板上寫得密密麻麻,同學們一個個埋頭苦幹,用心的寫、努力的記,還是很難把筆記做成大綱,真是傷透腦筋ㄋㄟ!建議你試試下面的方法,用過的人都說「有效」哦!


◎預留適當大小的空白 
課堂上只要記下重點,暫時不必編成大綱形式;寫好一段時,留下一點
空間備用,再繼續記錄下一段;空白的地方,留著以後整理時運用。


◎注意老師講詞結構 
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表達方式,老師也不例外。有的老師,會聲明××幾
點特別重要;有的老師,會直接寫在黑板上;有的則會提高聲音或作手
勢,以引起學生注意。若能掌握老師的教學方式,何處是重點?鐵定難
不倒你!


◎做筆記應注意事項


1. 用字扼要,不必逐字記錄。
2. 遺漏的地方,可以問老師或同學,再予以補記。
3. 用紅筆劃出最重要和次要的地方,並利用空白處,寫下簡明的大綱。
4. 下課後,記得要看一遍筆記。
5. 可從課文中找出問題,寫在課本空白處,複習時,試著回答,再由筆
記中找出答案作比較,用這種複習方法,不必再重抄一次筆記,因為
要點已經列在上面了。夠聰明吧!


參考http://rainwoodwood.aqu.0lx.net/wordpress/?p=69 上網時間2011/10/10 21:00






一定要學的筆記讀書方法: 

康乃爾筆記法-筆記術十招

分類:如何作筆記
2011/04/08 11:56



1. 康乃爾筆記法
此筆記法源自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故名為「康乃爾筆記法」(Cornell Method)。它融合了課堂與課後筆記,同學不但可因此免於重謄上課筆記的工夫,還可以利用筆記做更有效率的複習。
● 上課時筆記

建議同學可以使用大張活頁紙(A4以上)來做筆記,在紙張左 側約六公分處畫一條垂直線,將課堂筆記抄寫在線的右邊,此欄稱 為「筆記欄」,而線的左邊則稱為「複習欄」。

由於一般人寫字速度比教師講課速度慢,因此上課時,同學 可以用條列式或關鍵字方式,將重點濃縮抄寫於筆記欄,如重大 事件、過程、定義,以及有助於了解主題的細節。

在此要注意的是,建議同學只用單面紙張抄寫筆記,而紙張的另一面則留待以後複習時,做其他資料補充和表格整理;另外,為方便以後補充相關資料,在結束一個章節或單元後,建議換另一張空白紙,再繼續抄寫。

● 整理「筆記欄」,運用「複習欄」

課後,應盡速將「筆記欄」做最後修飾,簡寫的文字拼湊完整,並訂正錯字、填補語意不明處,同時將圖表畫清楚,或在新名詞和重要句子下畫線強調、用星號標記等,將重點標示出來,以使課堂筆記更加完整。

複習時,可利用直線左邊的欄位整理、融會課程內容,亦即在吸收「筆記欄」的重點後,於「複習欄」寫下關鍵字詞、簡短標題、重要摘要等。如此不但能加強你對上課內容的印象,還可作為複習時有效掌握重點精華的大綱。

2. 關鍵字筆記法


此法又稱為「左腦式關鍵字筆記法」,作法是在筆記紙的右側約四分之一處畫一條重直線,將線的左邊稱為「筆記區」,線的右邊稱為「關鍵字區」。用平時慣用的書寫方式在「筆記區」內做筆記,再從中選個關鍵字謄進右邊的「關鍵字區」。舉例來說,在研讀歷史的「宋代官制」時,可以在「筆記區」分別記錄下中書省、樞密院、三司的職責及要點,在「關鍵字區」則抓出如「中書省:行政」、「樞密院:軍政」、「三司:財政」等的關鍵字。 

然後依循「康乃爾筆記法」演練及複習步驟,利用關鍵字回顧「筆記區」內容來記憶。建議同學在整理過「關鍵字區」後,不妨找出關鍵字之間的關係,將文字繪成圖表,然後利用圖表進行重點串聯,建立起一個有組織的架構,最後再以「圖像→ 關鍵字→筆記區」的記憶步驟回顧課程內容。 



3. 便利貼筆記法讀書就是要將所學內容牢牢記住,其中自然少不了必須反覆訓練,但這並非意味著要正經八百的坐在書桌前反覆學習,因為缺乏新鮮刺激的連續記憶過久,記憶力是會逐漸下降的喲。所以同學在讀書時,應當安排一些適當的休息時間,然後利用這些時間,透過其他管道學習。例如在書房做個小型看板或留言板,然後將平時讀書的重點或無法理解的章節與問題,以便利貼記錄在板上,當你站起來伸懶腰休息時,或可順便「不小心」瞄到這些「精華重點」,當時以較輕鬆的心情思索這些問題時,說不定因心情放鬆了,突然靈光乍現,也許許多平日難以領會、了解的內容,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呢!

當然,這些便利貼也可以貼在自己平時較常出入或較為顯眼的地方,例如客廳或房間門板、冰箱門、鞋櫃、電腦螢幕,甚至洗手間等,都可以讓同學隨時隨地學習,增加課程印象,加強讀書效果,所以此法也叫做「四面八方筆記法」。

4. 卡式問題集法

卡式問題集法即是在卡片正面抄寫問題,背面再記下該問題綱領式的重點提示和答案,這種作法既簡便又省時,對促進記憶也很有幫助。例如數理科中解不出來的難題,或英文的佳句、片語,以及歷史年代表、地理等高線圖、生物組織圖等,就非常適合做成卡式問題集。

利用此筆記法的好處是方便閱讀,一張一張的小卡片,方便攜帶,隨可讀,而讀懂了的卡片可以抽出另外放,從剩下的卡片中,可以了解自己還有多少不會的,以追蹤讀書進度。另外,還可以用隨機抽取的方式來閱讀(有點像抽取算命的塔羅牌一樣),較富趣味,屬於較輕鬆的筆記閱讀方式。 
5. 書本註記法

有時同學會發現許多重點雖然出現在不同的章節,但彼此之間的內容卻有著關聯性或一貫性,例如讀到高中歷史第四冊第一章「近代民主政治的發靭」、第三章「近代民主政治的進展」時,分別提到英國的民主發展過程,因此當同學讀到第三章時,就可在書本上簡單註記「參考第xx頁」,以免時間一久,課文內容無法銜接;或是利用書本空白處,製作較詳細的比較表,如此一來,同學對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將有更完整的概念,不但可以讓記憶清晰、歷久不衰,將來複習時就能省下很多寶貴的時間。
6.書本剪貼法
以上的「書本註記法」所能利用的空間畢竟有限,有時還需要配合「書本剪貼法」才能將課本真正化
成內容豐富的筆記本。

剪貼的內容包括:

1.自己製作的統整圖表。
2.參考書或老師提供的相關課外資料。
3.從報章雜誌上剪下來與課內有關的資料或圖片。
7.目錄縮影筆記法 

課本的目錄,其實就是課文的條列式重點,所欠缺的是這些大、小標題之下的因果說明或重點描述。因此,如果同學懶得自己抓重點來做筆記,那麼可以將課本的目錄影印下來,只要在空白處補充重點說明,便成了最佳的大綱筆記囉!

8. 透明紙筆記法

這種筆記法特別適用於英文、國文或化學科,例如讀到國文文言文時,作者生平、字詞解釋與課文是分開的,課文行間的空白處若寫了字詞解釋,就無法再寫翻譯或其他相關補充了,這時「透明紙筆記法」就能派上用場了。

用這種筆記法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在背英文單字、片語時,可以在 透明紙上,將需要記憶的字詞部分,以 2B 鉛筆塗黑,以刺激自己去默記 (如圖3)。而透明紙最大的優點則是能夠重覆利用,等背熟單字、片語 後,再將塗黑之處擦去,又可再作利用啦!

此外,若平常筆記時,將重點以藍或紅色筆書寫,等複習時再以同色 玻璃紙覆蓋上去,那麼就看不見「重點」了,正好可藉此測驗自己的記憶 功夫。
Part2 創新筆記術

此處所謂的「創新筆記術」,泛指不同於傳統的行列式筆記或視覺型筆記。以下特列舉二種筆記法供同學參考:

9.心智繪圖筆記法
一般人做筆記的習慣,是以條列方式一行一行摘錄重點,然而根據專家意見,這種方法並不符合人腦的記憶,因為依頭腦運作的原理,人是以樹枝狀連結法儲存資訊,因此有人便發展出「心智繪圖筆記法」,以求增加記憶的保留量。

「心智繪圖」(Mind Mapping),又稱為「心智圖」(Mind Maps),是英國 著名的教育學與心思學家湯尼.布桑(Tony Buzan),結合了心理學、神經生理 學、語言學、神經語言學、資訊管理、記憶技巧、理解力與創意思考等的多種知 識,並經過多年研究與實務經驗後,所發明的一種嶄新的觀念與技巧。這種筆記法 最近在補教界非常風行,且目前已有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及二千多家企業,採用此法訓練員工。

此筆記法的主要概念是將人腦比喻為一座巨大的森林,裡面種植著千萬株的樹,每棵樹再由枝幹長出枝葉。因此,心智繪圖利用這種原理和結構,由一個主題分出許多子題,將訊息儲藏在子題內。這種筆記法不僅記錄了許多訊息,更能從中了解各訊息間的關係,同時也能幫助同學以整體的角度來檢視問題,增加了思考的靈活度。
「心智繪圖筆記法」的原理如下:



1.將一個單元的主題放在正中央,當做核心理念。
2.使用「關鍵字」──運用關鍵動詞或名詞當「key word」。 
3.由核心主題向外擴張出副主題。
4.每個副主題都有幾個主要分枝。 
5.每個概念都是用一個字詞來表達。
6.每個概念盡可能附上圖片。 
7.多使用符號、顏色、文字、圖畫和其他形象,使其多彩多姿,或增加地圖的多樣性,以加強印象。






10. 錄音筆記法 

人的記憶大致可分為視覺型與聽覺型。視覺型的人擅用眼睛看過而加以記憶;聽覺型的人擅用耳朵聽過而加以記憶。如果你是屬於聽覺型記憶效果較佳的人,就可以利用「錄音記憶法」來做筆記。 

一般而言,以記憶性的科目或數學、物理、化學等需要背誦的公式定理(不含計算)和基本定義較適合採用錄音筆記法,而理科的各種實驗目的、過程、結果,也可以嘗試看看此法。錄音的內容可以是老師的課堂講解,也可以自行製作。錄老師的上課內容,優點是可將課堂上沒聽懂的部分,利用課餘時間好好複習,有助於課程了解;缺點是事後複習也要花費同樣多的時間來聽,因此可以選擇性錄音,例如上課內容較緊湊或自己較弱的科目時,就值得使用此法。另外,當老師在大範圍重點複習時,也是製作錄音筆記的好時機。至於自行錄製錄音筆記時,應先將預錄的內容至少精讀一遍以上,然後將其中的重點對著錄音設備念出來即可。

錄音筆記製作完成後,當然就要靈活運用了,例如搭車時,車內光線不足、車身搖晃、人潮擁擠而不適合看書,只要拿出隨身聽就可以把握機會隨時隨地學習喔。另外,睡覺前、起床後、走路時,或者眼睛疲勞時,這些較利於聽覺學習的時段,也都是使用錄音筆的好時機唷!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hh6emW2XFRqMVqz3Mqy4dF2_m_2liLQ-/article?mid=152
上網時間 2011/10/10 21:00




九種活用筆記方法

文/李筑音
2008年7月 Cheers雜誌


參考書籍:《活用記事本設定工作目標》、《筆記成功術》、《記事本圓夢計畫》、《早
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


1.筆記本最好只有一本
有些人會準備很多筆記本,工作用的、個人興趣用的、雜記本,但最好還是不要太複雜,
把所有點子都放在同一本手冊裡,比較容易找到資料,也才能對自己所有的行程計劃一目
了然。特別要注意的是:按「時間」區分,依序寫下去,寫的時候務必清楚標記時間。


2.尺寸以易於攜帶為標準
筆記本一定要便於隨身攜帶,超過A4紙張大小的筆記本容易因太重、太大而懶得帶,失去
隨時更新內容、經常翻閱的意義。相當於A5紙大小的筆記本是不錯的選擇。


3.薄的筆記本較有成就感
筆記本可以選用隔行間隔較寬的橫線式內頁,可以一口氣寫很快,畫圖時下筆也較流暢。
最好是選用較薄的筆記本,好處是可以快點用完,容易獲得「辦到了!」的成就感。同一
形狀、大小的筆記本,最好一口氣買10本以上,整理起來較容易。


4.觸感和顏色很重要
「用得慣」也是挑選筆記本的重要條件之一。硬皮封套的記事本不但很難塞進包包,也不
方便攜帶,所以材質還是柔軟一點比較好。
封面與內頁紙的設計、顏色都是可以注意的細節。每年更換封面顏色也是樂趣之一,選購
自己喜歡的顏色和觸感,使用起來才會愉快。


5.只需寫下關鍵字
如果把聽到的一切內容都抄下來,之後就需要花很多時間找出「重點到底在哪裡?」這樣
很沒效率。只要記下關鍵字,或是把覺得印象深刻、受到觸發的句子記下即可,重點在要
能幫助自己回頭想起當時的內容。


6.當天的筆記當天整理
手邊的任何紙張都能拿來當作筆記本的替代品,重點是別弄丟了。若是在小紙片上寫了任
何有趣的資訊,記得馬上收進皮夾中;或是用膠帶貼在行動電話上,然後盡快輸入電腦檔
案或整理到筆記裡,沒有立刻處理,絕對會失去一大半資料。整理筆記絕不能延宕超過3
天,因為寫的都是關鍵字,時間拖太長容易忘記書寫的背景,反而會帶來「看不懂自己寫
什麼」的問題。


7.善用「□」(確認空格)
若有太多瑣碎待辦事項,就要在筆記本寫下「執行的時間和日期」,同時在待辦事項前面
畫上一個「□」(確認空格),完成後再在空格上打個「ν」,絕對會比在筆記本後面的
空白頁東記一個、西記一個的清單,實踐度高。


8.為重要的人、事設立「專區」
在筆記本中保存用紙條記錄下來的、別人對你說過的好話,也是自我激勵的方法之一。那
些對自己人生很重要的人士,例如「精神導師」,不妨在筆記本中為他們設立個別的「資
料專區」,並在筆記右上角貼上類別索引,再以日期排序,條列式的記下彼此說話的內容
重點,下次通話時,就可參照上一次的對話內容,關心或和對方確認事情。以「事」為主
題收集資料時,設立「專區」的概念也同樣適用。


9.創意點子記錄在同一地方
筆記本的每日計劃中可以設置一個「創意欄位」,養成把想到的任何事都寫入創意欄位的
習慣,然後定期檢驗。等於是個「創意存摺」,需要好點子時去「提款」,從此就不必因
沒創意而焦慮了!



參考http://rainwoodwood.aqu.0lx.net/wordpress/?p=126 上網時間2011/10/10 21:00

綱要結構

教會體制範例




Google Docs
Microsoft Word & Excel 的運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