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如何閱讀一本書》簡介

《如何閱讀一本書》簡介


《如何閱讀一本書》原著者為: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 1902-2001)與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中文版由郝明義、朱衣翻譯,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閱讀」長久以來,就是相當令人困擾的一個問題,原因不在於不識字,而在於沒有目的、時間有限、不主動、不思考、不探索、不懂看好書、甚至試圖以多媒體體的聲光效果取代閱讀,而將閱讀視為畏途。《如何閱讀一本書》這部風行已久著作中文版的出現,恰巧可以給我們一些閱讀的啟發與忠告。

在閱讀的層次上,作者認為應該有四種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這些層次都是有關聯的。

基礎閱讀,應當在義務教育的求學過中便已經建立,我們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檢視閱讀,進而判斷書籍值不值得深讀。
如果值得深讀,就必須進行分析閱讀,完整的咀嚼與消化這本書,而此時內容大綱的掌握與詮釋內容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有了分析閱讀的基礎後,閱讀的最終目標,主題閱讀便能順利進行了,這時候我們可以以選定特定議題,進行討論與研究,由準備階段進入正式主題閱讀的行列,最後達到閱讀的最高層次心智的成長。

閱讀的自我要求:有許多人閱讀完書籍時,便迅速的遺忘書籍中所提的相關內涵了,這樣的讀書方法是不得要領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出閱讀者要自我提出的四個問題,可提供我們閱讀時運用與學習。
    我們要自問:
1整體而言,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作者細部說了些什麼,怎麼說的?
3這書說的有道理嗎?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4這本書和你有什麼關係?

從這四個問題裡,我們不難發現,閱讀時自我的要求實在是太重要了,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進入書本的世界裡而不會無功而返。

   另加說明的是,除了四個自問題目外,讀書筆記或札記的功夫也是不能少的,有些書籍厚厚數千頁,沒有重點標示,沒有筆記或札記的輔助,讀完後,我們是很難回答自我要求的四個問題的。

節錄引用
http://www.fgu.edu.tw/~history/studens/good%20book.htm
上網時間2011/9/26 10:30

引用網路資料(但網頁已不存在)
上網時間2013/9/23 21:5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