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高明的計畫不是計畫,
而是養成一種規律習慣,
這種習慣叫做每天輕鬆拿高分!
就像每天早上起床後要刷牙洗臉一樣的規律習慣!
這種規律習慣已經過十幾年精密嚴格考驗,所以是成功又具有高效率!
如果執行不力,學習沒有效率,講如何利用時間?只是空談!
所以事在人為,"利用"二字,可是需要智慧!
靠蠻力,你累死了才拿到一個還可以的分數!
靠智慧,你才能省時省力每天輕鬆拿高分!
同學!你真的要好好利用時間!
(文章未完只截取部分,詳細內容請看文昌書院http://blog.udn.com/100win/6587112)
[學習筆記]讀書計劃(二):
針對科目〝因材施計〞
24/11
2011
在計算出能夠用於唸書的時間後,讀書計劃表製作的下一步就是決定各科目的研讀順序。可能有人認為「既然都會讀到,那麼哪個科目放在前面都無所謂」,但事實上,依照腦部運作的模式及科目性質,還是有必要更精準地分配讀書順序。
控制內臟或體溫調節等身體功能的是我們的自律神經,而自律神經裡的交感神經主要在白天運作,此時人會感到緊張和興奮,呼吸、心臟和腦部等機能最為活躍,是最適合攻讀內容較復雜科目的時間(譬如需要計算的科目)。到了傍晚,負責身體的修復與再生、主導放鬆的副交感神經開始運作,理論上這是需要休息的時間,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只有在白天讀書,所以這時就進行需要用到較低理解力的記憶性科目。至於完全背誦的工作則應該挪到最後睡前來執行,在背誦完後立刻入睡就能獲得最好的記憶效果(參考:看書看到睡著,記憶能力加倍)。
當然,有些人的生理時鐘已調整為夜晚唸書的模式,以上的順序就應該顛倒過後執行。而在精神狀況特別差的時候,即使在白天也可以先讀些輕鬆的科目來幫助自己進入狀況。
同時,唸書時間也沒必要依照上課的時間來制式進行,譬如以計算科目而言,可以依照一般考試時間的九十分鐘進行;背誦部份就以三十分鐘為單位;理解全新的內容時則以章節為段落,避免用時間去切割到學習一個體系時的完整性。
不過,讀書計劃表最大的敵人還是在於「持續性」,能夠持續地讀書仍然是最重要的目的。以這個目的來看,科目的安排順序就應該是「將喜愛的科目放在前面」,而最好的情況又是將「最喜愛又比較復雜的科目」放在白天,這樣在徹底運用腦部機能時還能保持相對愉快的學習情緒,對於之後原本認為較復雜、不喜愛的科目也會更有幫助;要是有特別喜愛與不喜愛的科目,還請按照這個方式來編排(參考:馬上可用的「快樂學習法」)。
引用http://waknow.com/?p=3229
上網時間 2013/9/30 22:45
養成高明的習慣
人說習慣需約21天的持續才能養成,
人是個常常矛盾的生物,
好的習慣的養成很難,可是,
壞的習慣卻是很快建立起來,
若以股市來比喻,
股票通常漲需要好幾個月緩慢的漲上去,
但若跌的話,通常短短數日可將過去的漲幅很快跌回去了,
但習慣要好要壞,是與你的成功效率有高度的相關,
大家都知道寒暑假對學生來講是個好的進修時期,
大家也都知道好好的計劃這段時間有助於開學後的課業,
但,大家都三分鐘熱度而已,
就像每天背幾個單字,
有助英文程度的累積,
但又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呢?
習慣建立最痛苦時期約開始的一個星期內,
朋友們,撐過前一個星期,
接下來就會容易的多,試試唄…
共勉之~
文章只節取部分,詳細內容請看
http://blog.udn.com/moon892441113/6588766
上網時間 2013/9/30 22: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